随着建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建筑企业纷纷开始重视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一些优秀的、意识超前的企业开始认识到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力图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确保企业能在新形势下保持市场竞争力。本文从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功能和意义角度出发,谈一谈建筑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的注意点和建议。
1、什么是企业文化?
百度百科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如下: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理论学界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与内涵大致相似,由表及里主要包括企业产品、企业环境、企业制度、领导体制、企业精神、价值观念等等方面。
企业文化最鲜明的特征或许就是独特性。正如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企业都有其特色和个性,每个企业都有其特有的制度规范,每个企业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积淀。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企业传统、企业经营管理特色、企业目标、企业员工素质等因素共同造就了企业文化的独特性。
2、企业文化建设有多重要?
优秀的文化,可以化作人们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沉淀和积累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每一代人。每当在民族的紧要关头,中华文化都能唤醒、激励和团结一大批以国家崛起的为己任的有志之士,尽管很多次的大起大落,甚至多年的苦难,中华民族依然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到民族,小到企业,一个组织需要有自己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员工的精神动力,能够指引企业员工正确的方向,能够将所有员工拧成一股绳并集中力量,可以预见优秀的企业文化一定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实证研究表明,企业文化的建设有利于企业的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企业更好的发展。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托马斯·彼得曾说:“一个伟大的组织能够长期生存下来,最主要的条件并非结构、形式和管理技能,而是我们称之为信念的那种精神力量以及信念对组织全体成员所具有的感召力”。企业想要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必然需要文化的支撑,能够把企业的方方面面统一和协调起来。
经验表明,世界上一流的企业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也正是在各自企业文化的作用下,这些企业能够始终稳健地经营与发展。
华为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成熟的企业文化,其中很鲜明的就是“狼性文化”,也代表着华为的团队精神。华为的“狼性文化”可以用以下四个词语来概括:学习,创新,获益,团结。其中,学习和创新代表敏锐的嗅觉,获益代表进攻精神,而团结就代表集体奋斗精神。正是这样的“狼性文化”,不断激励、锻炼、凝聚着华为人,才造就华为今天的成功。
建筑行业异常激烈的竞争,加之日趋严峻的外部环境,导致建筑企业发展前行的道路布满荆棘。建筑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实践,以时间换空间,较好地解决了很多管理上的难题,企业从“人治”转向“法治”,具备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与规范。但建筑企业因为其天然的特点,比如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且流动性大,管理环节多而杂,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又给“法治”带来了挑战。
中建三局,是中国建筑的优秀排头兵,是首个行业全覆盖房建总承包特级企业,位居中国建筑业竞争力百强企业之首。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得益于中建三局的争先文化,其核心就是“敢为天下先,永远争第一”的精神。中建三局在半个多世纪里,从成立,到参与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热潮,到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速度”,到世纪之交时的“新深圳速度”,再到新阶段的跨越式发展,争先文化逐渐吸收与融合听从指挥、拼搏奉献的坚定信念,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先声夺人、推陈出新的首创精神,敢想敢干、敢拼敢赢的开拓精神,不怕困难、不畏艰险的创业精神,形成了“开拓、争先、奉献、求实”的企业精神,并在2008年首次提出以“敢为天下先,永远争第一”为核心的争先文化。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建三局在奋斗中不断践行着争先文化,并且持续丰富与升华争先文化的内涵,使得争先文化成为中建三局的招牌,构筑起文化自信。
华为和中建三局这样优秀企业的案例表明,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很有必要且很重要。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对员工发挥导向作用,引导员工为企业贡献;能够提升员工的能动性,激励员工努力奋斗;能够更好地约束员工的言行。
3、如何建设企业文化?
对建筑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应该如何建设呢?由于每家企业都是独特的,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企业应该着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过去很多建筑企业一味地做大规模,忽视了内部管理制度、文化建设,或者不顾自身实际而盲目地照搬其他优秀企业的制度和文化,然而无法适应自家的土壤,无法开花结果。如今,建筑企业开始重视过去成功经验的积累和沉淀,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在企业文化建设前期准备中,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建筑企业的管理者要从思想上转变,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将企业文化建设视作一个战略型的项目来经营和管理。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管理者要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践行企业文化,以身作则,将企业文化的精神和价值观体现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其次,建筑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前,要认真梳理自身企业的传统、特点、员工的素质、所处地区的文化,甚至客户普遍特点等相关因素,确立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和精神,再围绕核心确立文化建设的方向和边界。这样,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既有针对性也兼具效率。
建筑企业需要建立健全文化体制,可以专门设立文化建设办公室,再设置若干小组,比如策划小组、执行小组、检查小组,为文化建设的落实提供组织保障。如果企业还不具备相应的经验和能力,可以考虑引进专业的文化建设人员。企业要加强文化建设的落实,要将此项任务作为重点督导的对象,保证企业在开展文化教育活动时,每位职工都能够积极参与。其次,企业要制定相关的绩效评价办法,对在文化建设中表现突出的人员,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基层员工,都要视表现进行表彰和奖励,如此一是能够展现出企业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二是能够提升员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保障企业文化建设顺利进行。
基于建筑企业多有劳动密集的特点,且员工多集中在项目施工现场,工地劳动条件艰苦、机械化程度不高,所以建筑企业应将对基层的文化建设推广作为重要任务。基层的项目部是企业文化的发源地和落脚地,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制度、行为规范得以执行和企业形象对外展示的窗口。项目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施工企业的软实力,更是企业文化落地生根并发挥作用的关键。在项目部落实文化建设,应从宣传贯彻入手,定期开展学习分享会,营造企业文化学习的热烈氛围,并持续完善企业文化制度,提高文化管理水平,统一规划,实现项目内外形象的统一。通过文化创新带动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关注员工的需求、成长和发展,将员工个人奋斗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结合,将企业和员工共同的价值观渗透到项目管理之中,推动企业由粗线条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管理,由注重“对物的管理”转变为“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上来。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建筑企业同样如此,并且可能难度更大。建筑企业需要培养合适的土壤,更加关注员工的成长与发展,以人为本,凝聚人心,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为业主和社会奉献一流的产品和完美的服务,实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员工利益的最大化。